(一)梁夹具模板位置偏移,标高差错,模板形状、尺寸有误
1.现象:弯、坡、斜桥及立交桥,由于轴线及标高关系复杂,产生轴线偏离,不符设计标高,斜交角左斜、右斜搞反了,纵坡的上坡、下坡搞相反等位置错误问题。
2.危害:使现浇或预制的结构物或构件的位置、尺寸规格发生与设计不符的差错,造成进一步的施工障碍,甚至引起返工。
3.原因分析:
(1)查阅设计图时,搞错了标高、轴线、夹角关系等。
(2)根据图纸设计数据。推算中搞错了。
(3)没有按控制导线、三角网来控制轴线桩。测桩未经复核。
(4)水准点移动或错误数据,或用错水准点。
(5)施测放线时搞错,没有严格执行测量复核制。
(6)技术交底时,搞错或交待不清。
4.预防措施:
(1)组织好设计图纸的学习和会审。
(2)搞好测量交桩、接桩工作,做好自审和互审。
(3)加强桥轴线控制桩和水准点的管理,定期进行复测。对丢掉或移动而无法纠正的桩,及时补上。
(4)严格执行测量复核制度。放线施测后,一定要有人重新复核测量。

(二)条形基础模板缺陷
1.现象:条形基础侧模。盖梁和台帽侧模。刚性扩大浅基侧模等条形模板沿模板通长方向模板上口不直,宽度不准。混凝土表面错台。
2.危害:造成条形基础、盖梁和台帽、刚性扩大浅基的边棱不直顺,尺寸不准,混凝土外观效果不佳。
3.原因分析:
(1)挂线垂直度有偏差,模板上口不在同一直线上,横向拉线检查点过少。
(2)梁夹具模板横向支撑软硬不均,或模板长向接缝处脱开,造成错台。
(3)梁夹具模板上口未钉木带,浇注混凝土时,其侧压力使模板下端向外推移,造成模板上口内倾,减小上口宽。
(4)梁夹具模板横撑或斜撑直接撑在土壁上,当震捣混凝土时,撑木底脚插人土中,造成模板上口宽度不准。
4.预防措施:
(1)梁夹具模板应具有符合要求的刚度和强度,支模时,垂直度要准确。横向支撑应牢固稳定,并保证软硬一致。
(2)梁夹具模板上口应钉木带,或浇注时加临时横向内撑木,以控制条形模板上口宽度,并通长拉线,保证上口平直。
(3)梁夹具模板支撑撑在土壁上时,下面应垫以木板,以扩大其接触面,两块模板长向接头处应加立柱,使板面平整,连接牢固。